第(1/3)页 王家院子内外,村口的空地上,席面已经摆开,足足几十桌。人头攒动,喧声鼎沸。 来的客人五花八门,有清水村本村和邻近村落的乡亲,更多的是闻讯赶来沾喜气的。 王明远也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赵夫子也来了,穿着件崭新的长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眉眼深刻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他拉着王明远的手,激动得说不出别的话,只是一个劲地说:“好!好!明远,你给咱们争气了!” 旁边站着的是镇上学堂的孙夫子,脸色就有点复杂了。 三年前,王明远还是个需要赵夫子带着去他学堂的乡下蒙童,这才多久,竟然一跃成了乡试解元! 而他学堂里最好的学生,如今也还在为个秀才功名挣扎。 他端着酒杯,过来敬酒时,笑容都有些勉强,话里话外带着点酸气又不得不服:“明远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夫……老夫佩服!”说完就一仰脖子灌了一杯。 王明远笑着回敬,态度谦和。 看着孙夫子,他不由得想起三年前那个午后,赵夫子带着他去镇上孙氏学堂,几个少年人斗诗的场面。 那些歪诗如今想来稚嫩可笑,但那份少年意气,却仿佛就在昨天。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让人感慨。 除了两位夫子,更多是镇上肉铺和卤肉店多年的老主顾、老街坊,还有各路拐着弯的亲戚。 赵氏带着两个媳妇,今日可是彻底放开了,虎妞也跟在旁边亦步亦趋的学着。 三人穿着新衣裳,戴着金首饰,脸上笑开了花,穿梭在席间,见人就拉着手说话。 “他婶子,你快尝尝这肉,我家狗娃卤的!香不?哎呀,都是托了我家三郎的福啊!”赵氏嗓门亮堂。 刘氏更是直接,指着自己头上的簪子:“大娘你看,这是我家三郎特地从湘江府买了带回来的!这孩子,就是有心!” 她们俩一唱一和,把王明远从头到脚夸了个遍,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老王家出了个文曲星,连带这席面上的肉都更香了几分。 小孩子们更是开心得像过年。 猪妞和猪娃成了孩子王,被一群半大孩子围着,听他们讲府城的新鲜事,分食着席面上抢来的糖果点心,小脸上满是骄傲和兴奋。 就连王大牛,也遇到了“老熟人”。 隔壁村那个以前他总是偷偷羡慕的老地主吴老财,今天也带着厚礼来了。 吴老财几年前见到王大牛,最多是点点头,眼神里带着点居高临下的意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