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石二鸟 (二合一)-《此生应无憾》
第(2/3)页
相当于送了有钱人后代一个更靠前的起跑线。
穷苦或普通人家的子弟只能眼巴巴看着,还要被人诟病说小镇做题家,或者书呆子考试机器。
问题是为了有好好学习的机会,往往都需要一家人拼尽全力了。
如果这时候全社会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多科考试不及格还能名声大噪捞金颇多的年轻人身上,误导性真的很强。
毕竟媒体为了故事性会刻意偏颇聚焦,展现出来的是少年成名,不好好学习照样发达。
压根不提醒背后的家境可非常不错,浪得起。
性质和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但家里能量大,创业如果失败随时可以回学校接着读书,但媒体从来只强调前退学的部分差不多。
总之,一个不小心,靠一家人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受教育资机会,就因为这么一个现象人物的误导,没有得到孩子的好好珍惜。
就算韩寒是被推出来的典型,自身真的并无恶意,但造成了破坏就是造成了破坏。
理解不到位还凭借文采好乱喷,这就很文人误国。
至于郭敬明……陆道升想都不乐意多想,实在是恶心,算得上花式败坏社会风气了。
(感兴趣自己查吧,太恶心不想写……)
所以……花钱买文,也是陆道升一石二鸟的计划,即针对企鹅也狙击郭敬明。
针对企鹅指通过软文来形成嘉盛QQ品牌形象上的压制。
2001年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有85%以上的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在尚未普及之前更多的是先发于高校和相关技术机构。
也因为如此,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网民年轻化和高知化的确是那时候的一个特点,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大学校园是网民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
年轻网民的总体活跃度非常高,对互联网潮流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群体。
要是能让这些年轻人更喜欢嘉盛QQ而不是腾讯OQ,那嘉盛QQ未来的日子就会好过多了。
必须各种软文里加入使用QQ的场景,让QQ和各种青春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比如和暗恋的人说说体己话儿,节日里给个小惊喜表个白什么的,必须用的是嘉盛QQ。
同时如果方便,让腾讯OQ和各种不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某名字诡异的聊天室认识了网友,一见面发现是个丑陋油腻的大色狼还意图对女主不轨,这肯定是腾讯OQ干的好事嘛。
可千万别小看这种软文化力量的威力。
以公共聊天室为例。
要知道在前世腾讯在二十世纪初期前后三两年艰苦挣扎积累实力的时候,网络聊天的最常见形势并不是现在的点对点或群聊形势,而是公众聊天室形势。
公众聊天室也是群聊,但和现在的群聊不同的是,多是基于门户网站,创建和加入上限制很少,并且几乎都是纯文字聊天(后期出现语音等功能,以及对应的客户端)。
举个例子,最老一代互联网网民的回忆,国内最早的网络聊天室“碧浪银沙”。
“碧浪银沙”实际上是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湛江市分公司属下的综合门户网站,提供聊天室服务。
巅峰时期,注册用户曾超过 1400万,同时最高在线人数超过4万人。
这个在中国互联网人口仅千万级别的时代,换算到现在,对标个两个大众点评绰绰有余。
那时候有不少人坐在电脑前,进了聊天室就开始打字聊天,或者就看别人聊天的热闹。
文艺点的,虽相隔千里,却觉得近在咫尺,一见如故,每每到夜深才恋恋不舍互道再见。
粗俗点的,你好,你在哪,能聊聊嘛?或者,约吗?
这就是中国互联网萌芽时期的网络聊天主要形态。
说回到软文化的威力。
发表于1998年,造成全球华文地区的痞子蔡热潮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本书里,男主就是通过聊天室和女主结识。
女主用的网聊昵称是“轻舞飞扬”。
软文化的影响力能强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次亲密接触》火了之后,公共聊天室作为当时网络聊天的主体形态,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网络聊天室里,一定都会有一个“轻舞飞扬”的ID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陆道升会想到用软文来帮助嘉盛QQ做宣传推广的原因之一。
就是有一天瞥见老左那本吃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接着打开了聊天室准备研究一下用户行为,正好就看见一个“轻舞飞扬”的ID发言,碰巧地灵光一闪。
现在腾讯资金雄厚,在广告推广上虽然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对嘉盛QQ穷追猛打,但是该占着的地方真是没落下几个。
比如《电脑报》上,就总能看见一个小块的广告:“腾讯OQ,中国最好用户最多的聊天软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