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微信之父请吃饭-《此生应无憾》
            
            
            
                
    第(2/3)页
    酒楼,装潢考究环境优雅。
    饭菜,食材新鲜口味上乘。
    但是,都远远没有和张小龙聊天给陆道升带来的思想盛宴来得愉悦。
    深度思考,抓住本质,直指核心。
    一直以来,陆道升对张小龙开发出Foxmail的理解就是,首先张小龙有了收发管理邮件的需求,接着发现市面上没有一款邮箱软件用得很趁手,遂决定自己动手写一款邮箱软件,这就诞生了Foxmail。
    这么想,倒不是不对,只不过呢,过度的简化了。
    和张小龙聊一聊,才知道,原来一个简单的按钮摆放位置,都可以涉及很深刻地思考和理解。在张小龙的脑子里,对Foxmail中诸多取舍和设计都是来自一种自顶向下的思考过程。
    比如是优先美化编辑界面,还是优先支持不同页面之间的快捷切换?邮箱软件本质上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组织信息以便高效地实现沟通,那么编辑界面的美化和不同页面之间的快捷切换哪个更能帮助用户更好达到目标呢?
    显然支持页面之间的快捷更利于信息组织,因为经常会在写邮件的时候需要参考其他邮件的内容,页面间的快捷切换能提高查阅速度,从而达到对信息组织的提升,而美化编辑界面虽然可以提升用户观感,但对最核心的信息组织诉求的影响并不大。
    有了以上的思辨,就可以把精力优先投入到页面之间的快捷切换的开发上,最大限度的提高投入产出比。
    此时的微软内部已经被自身巨大的商业成就弄得有些骄傲,各个职能的拆分也让Outlook的开发者失去了全局的洞见,使了大把的力气,真正落在用户痛点上的却非常少。
    两相对比,为什么张小龙能依靠一己之力就把Foxmail做得不逊色于Outlook,且在硬核用户方面更胜一筹的原因一目了然。
    不愧是未来业界公认最顶级的产品经理,陆道升边听张小龙聊对Foxmail的思考边咂舌。前世也见识过类似的牛人,思考深度,真就是思考深度的差距。可能是天赋,也会有努力的因素,但一旦形成了思考深度的差距,那么对本质的把握,对未来的预见性上,牛人们可就不讲道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