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作到手-《四合院:打猎致富,开局教训贾张氏》


    第(2/3)页

    一路上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张建东没怎么说话,搞得郑建钢心里七上八下。

    大腿不会是对自己有意见了吧?

    郑建钢有些懊恼,今天为什么要当出头鸟呢。

    就算不继续巴结,装死不说话也好啊。

    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后悔也没用,只能以后加倍偿还了。

    到了采购科,郑建钢一马当先,找到一位老相识。

    人事部门,自古以来就是重中之重。

    既管升官,也管发工资,权力大得不得了。

    在这地方干久了,少不了染上瞧不起人的习惯。

    轧钢厂的人事科也是如此。

    虽然不至于专门卡你脖子,但每天的事也是不少,没点关系想办事,等上几个小时那还算快的。

    而这时候,郑建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郑建钢这人干正事不咋滴,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是一把好手。

    在轧钢厂这几年,别的不说,认识的人是不少。

    跟老朋友叙叙旧,递根烟,再说几句好话。

    原本要花不少时间的手续,直接插队,几分钟搞定。

    甚至全程都不需要张建东这个正主费事,郑建钢自己就搞定了。

    摸鱼几分钟,工作证便拿到手,张建东也不得不感叹,果真是有人好办事啊。

    这时候的工作证还是比较简单的。

    印刷出来的通用模板,上面手写出张建东的个人信息。

    只是职位住址之类的信息,没有照片,办起来倒也简单。

    拿到这个工作证,才算是真正成为一名工人。

    上辈子张建东一直没有这样的经历,四处漂泊十几年,到了近三十岁才安了家,到死也没能吃上公家饭。

    这时候的工作岗位极其稀少,而且都是紧着自己人来的。

    能成功搞定也算是运气好。

    郑建钢想了很久,用一个既亲切又显尊重的称呼问道:“建东同志,工作证办好了,我回去给您介绍介绍科里的同事?”

    张建东收起工作证,笑着说道:“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暂时不用了,我请了假,就先走了。”

    郑建钢机械的挥挥手,看着张建东的背影消失。

    “第一天上班就请假……”

    郑建钢喃喃自语,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另一边张建东刚刚从派出所里走出来。

    请假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解决户口的事。

    本以为有了工作,也有了白杨洼的户口,该有的条件也都有了,户口应该手到擒来。

    结果是他想太多了。

    靠工作解决住房容易,转户口就难如登天了。

    特别是四九城,政治中心,想要落户进来的人不知有多少,排队排到猴年马月也轮不上他。

    对此刘文冬也表示无能为力。

    这时候张建东才体会到,有的政策只是一句空话,真正实施起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事实上农村户口能弄到正式工作,已经是很难得的一件事了。

    不见四九城这么多外来务工人员,要么街面上扛包找零活干,要么找关系进厂当临时工。

    临时工可不是实习工,指不定哪天就被清退了。

    张建东这份工作要是拿出去,不少人的眼红得睡不着觉。

    户口办不了,张建东倒也无所谓。

    对他来说,户口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有就行了。

    不给别人留破绽就足够了,至于身份上的差异,没有什么是大黑十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多来几张!

    请假一回,倒也不全是坏消息。

    户口没搞定,但却得了一间房。

    本来张建东还没成年,是不符合分房政策的。

    不过这时候还没普及身份证,证明身份都是靠证明信,公社领导给开的证明信直接多报了一岁,刚刚好搭上了分房的快车。

    对张建东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分房这种事,就不归派出所管了,得找街道办。

    所以张建东刚刚告别刘文冬,转头就去找王主任。

    这一家子倒也都是熟人,办事也方便,不找白不找。

    走进街道办大门,王主任正埋头工作。

    看到张建东也是十分意外。

    以前张建东都是直接上家里,找到街道办来倒还是第一次。

    亲自倒了杯茶,寒暄一阵子,王主任笑着问道:“建东,你可是稀客啊,找我有啥事,说吧。”

    张建东也不客气,拿出工作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