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桃源知县林浩,上前听封,自洪武二十七年前往桃源就任知县,期间治下有方,百姓富足。 “解山东粮灾立下不世之功,擢升国子监博士五品上,赐应天府良田二百亩,赏银千两。” 朱棣叹了口气。 “秉陛下,山东粮灾一事,乃是太子殿下在应天募集银两所解,与之有何干系?” 内阁阁老秦明站了出来。 朝臣也是议论纷纷,林浩虽说有钱,却是头一遭入应天府,与山东粮灾一事八竿子打不着一块。 朱高炽脸都要绿了,明明是自个的功劳,怎么转眼就到了这厮身上。 “赵四。”朱棣看了赵四一眼。 赵四连忙令两个小太监,抬着几个箩筐,进了太和殿。 “众爱卿,不妨尝尝此物。” 朱棣起身,将盖在箩筐上的白绫取了下来。 只见箩筐中摆放着一个个通体浑圆的土疙瘩。 朝臣顿时面露难色,这土疙瘩让人如何下口。 虽然如今大明各地,粮灾不断,也不至于用此种方式来点众人吧。 赵四取出一个红薯,用衣袖将泥土蹭去,递到朱高炽面前。 朱高炽看了看沾染着土腥味的红薯,内心一阵作呕,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朱棣脸色不对,姚广孝赶紧拿起一个红薯,一口啃了下去,露出雪白的果肉。 津甜的汁水让姚广孝紧锁着的眉头顿时舒展:“敢问陛下,此为何物,竟润泽可食?” 听姚广孝如此一说,犹豫不决的朝臣纷纷拿起红薯啃了下去。 顿时,朝堂之上安静到极点。 “此物名为红薯,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乃是林爱卿在桃源育种培养出的作物。” 朱棣眉宇间带着一抹悦色,得此神物,岂能不自豪。 “林大人育种三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才将这红薯带到诸位大人面前,将这红薯种下,山东灾情不日便可彻底解决。” 成国公微眯着眼笑道。 “虽说此物味道不错,可山东百府姓千万,不过是杯水车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