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展信一读,孟怀玉不禁为之赞叹,兰慧馨果然是才貌双绝,其上小字笔体秀丽,骨架清奇,颇具柳公权之风,上道,“ 恭呈恩公孟先生阁下,敬启者,自三月初离东成已过廿rì之多,一路舍车即登舟,辗转千里有余,已于本月十八rì至苏州吾大伯家中几遇兵事,幸途中一切安好,今致函阁下,乞望勿念。 既至,提及东成遭际,举家莫不为先生担忧,并赞先生侠义高洁。伯父亦谓先生大才,若偏居东成一隅,恐将埋没,譬若明珠投沙。今苏州开埠已久,工业振兴,商贾往来不绝,又毗邻上海码头,yù诚邀先生至此一览。 窃以为东成民智未开,地处闭塞。为官者亦乏善类,不恤民力;周边匪患不绝,常有越货。不若苏州、上海,虽亦有敲索之辈,然当权者以工商业为财源,颇为重视。如有谋划,托人打点一二,事即可成。遇有不决,大伯当可出面周旋,亦无难事。且,民皆以从商为荣,商贾地位之崇非东成可比。是故,慧馨为先生计,亦希到苏州一行,亲身体察,当知所言之不虚。 别先生数rì,慧馨心中时常挂念,忧为jiān人迫害,尝于梦中惊醒。先生那rì酒后所书,慧馨私下拜读数遍,亦为君豪情大志折服,钦慕不已。未知送别之时,慧馨交与先生信札,可曾一览?慧馨心意已尽呈纸上,非因报恩之心而做作,实为君之才义而生发,遂弃女儿家之羞怯,不避浅薄之嫌,斗胆表白。其情之切切者,实由内而发也。 伯父已为余cāo持赴海外读书之机遇,英吉利或美利坚,二者择一,然当下未定,启程之rì暂定于四月。此次远涉重洋,余以求富国、强国之途为念,冀学有所成必归国报效。但恐数年间不得与君再晤,唯有望月祝祷,寄情鸿雁,方能稍慰。 书短情长,海天在望,不尽依迟,翘企望复。顺祝起居安吉,宏猷大展! 慧馨顿首,民国十六年旧历三月十九rì夜于寓中。” 孟怀玉看罢心中颇为激动,心道,“他们安全到达,总算是不枉我一番功夫继而向孟远山道,“爹,是兰慧馨寄来的,信上邀我去苏州,她大伯也想让我去苏州发展呢。” 孟远山道,“苏杭自古是天堂之地,当然是好,只是与其背井离乡却不如造福乡亲。虽然发展慢些,也还是故乡情浓!” 孟怀玉敛起激动的神sè道,“爹说的是,那rì蔡东家也对我说过此事。儿以为即便富甲一方也不如尽享天伦好得多。况且父母在不远游,这是老理。” “怀玉啊,爹倒不是拘泥规矩,只是不愿你出门受苦罢了,‘在家千rì好,出门一时难’,这种事情爹经历的太多了,”孟远山解释道,“但若是为了儿孙前途着想,远行也无不可。” 孟怀玉点头称是,忽又想起信中提到,那rì兰慧馨交与自己的信还未曾读过,便向父亲道声晚安,退回自己房中。孟怀玉想到自己这些天一直忙于应付治安军的事情,竟然把兰慧馨的信给忘了,心中甚是愧疚,赶忙翻箱倒柜地寻找那rì换下的衣服,希望还能找到。遍寻多时,竟未能找到,心中怅然,又将新收到的信函拿出来读,以便猜度那信中所写内容。 再读一遍,孟怀玉即对已丢失的信中内容猜测十之仈jiǔ,亦是心cháo澎湃不得平复。 这二人情意绵绵,虽然只见数次,而今又相隔千里,然心意相通。一个是睿智通达,兰心慧质;一个是侠骨柔情,智勇兼备。一个是商贾之女,一个是酿酒世家;一个是江南水乡俏佳人,一个是黄河岸边好儿郎,想来倒也极为般配。孟怀玉思绪纷繁,想得最多的还是那rì酒宴之上,二人谈酒论道的情景,更觉情有所钟。只是眼下,山水相隔,不能谋面,空使人怅惘不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