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惊蛰-《巫咒独尊》
            
            
            
                
    第(3/3)页
    在这个地方居然会发现这种佚失千年的绝学,巫马夕立即意识到,这个石室有故事,他的前主人不简单。
    整幅六视图线条很清晰,虽然时代有些久远,但是依然可以看得出,那位雕刻者用刀很利落,线条的轨迹和深度把握都极为准确,起笔和收尾都很干净。
    巫马夕将这幅六视图粗略看了一遍,便开始仔细检查这个石室,以期望能够发现那位前辈留下的其它痕迹。什么也没找到,不知道是因为时间的侵蚀,还是那位前辈真的什么都没有留下。
    巫马夕并不急着学习惊蛰,出了石室,祭起独照箓,继续沿着石壁底部行走,探查此处的详细地形。
    在石室右边百米处,有一道裂缝,大约一米来宽,七八米高。那种奇特的暖风便是从此处吹来。
    巫马夕进入裂缝探查了十几米,便重新退了回来,继续沿着石壁底部走。走了大约六十余米,在石壁底下发现一具骷髅。由于时间的侵蚀,这具骷髅断成了两截,早看不出死的时候是什么姿势了。
    这位前辈,就是那幅六视图的作者吗?
    在骷髅的上方十五六米处,有一些浅显的刻痕。这些刻痕规模似乎挺庞大,在独照箓的照shè范围内全是,只是刻者用力浅显,又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看不清原先是什么样子了,只看到这些刻痕一直向上边左右延伸,隐入了独照箓照不到的黑暗。
    巫马夕编织了无量光,沿着石壁一路探寻。
    这些刻痕,居然占据了将近五十米宽的石壁,一路向上延伸。
    越到上方,这些刻痕越来越清晰,到了大约二十多米高的地方,这些刻痕已经清晰可辨了。是一个个小篆的人名,每一个字都是奇大如斗,规规整整地刻在墙壁上。
    在天庶大陆上,人们在书写的时候,都习惯用更为方便的隶书或是楷书,而小篆,只有在记录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字时才会用到。
    这位前辈用小篆刻了这么大一方石壁的人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从这些篆字的雕刻风格来看,与石室之内的惊蛰六视图极为相似,应当是同一人所为。
    在大约六十米高的地方,巫马夕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房诫。这是太墨碑的上任主人,乱境原两万勇士之一,似乎是死在了巨树的底下,为什么名字会出现在这里?
    到一百多米高的时候,又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名字,谭词、刁青池,都是在《西行记》上看过的名字,乱境原两万巫咒勇士之一。
    一百五十米,两百米,许多个熟悉的名字纷纷映处眼帘,全是两万勇士之中的人物。
    莫非这方石壁上记载的,都是乱境原之战的死者?
    他还想继续向上探寻,可惜的是,两百米已经是无量光所能探索的极限,再往上就有些模糊了,根本看不清刻的是什么。巫马夕只能暂时作罢,将无量光收起,来到骷髅身前,瞻仰这位前辈的遗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