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跨越时空的经典-《发光时代》
第(2/3)页
毕竟这可是赛场,杨振云坐在上面看没关系,自己再去凑热闹就有些不好了。
于是,赵志荣值得强忍着自己心里的好奇和期待,再次坐了下来。
杨振云可不知道赵志荣心里的想法,他拿起秦歌的答题纸迫不及待的就先看了一眼题目:嗯?《皇帝的新装》?光从题目看起来是看不出什么了,还是看看内容吧。
杨振云这样想着,将目光转向了正文: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光看开头,确实是一个童话,至于怎么和看见与看不见联系起来杨振云还真的没看出来。
于是他接着往下看: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来了!来了!莫名的,杨振云有些兴奋起来,他似乎从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中猜到了什么,汗毛居然不自觉的立了起来,记忆里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兴奋、期待、惊喜,就是以前他写过评论的那些新人的文章也没有给他这样的感觉。
一时间,他对这篇童话的下文有了极高的期待,同时又有些许的害怕,害怕秦歌会驾驭不了这篇文章。
不过,秦歌到底没有让他失望,当整篇童话故事完全读完,杨振云的内心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他真的太震撼了,这篇《皇帝的新装》不论是从开头还是结尾,他都无可挑剔。
开头一段他原本觉得普通,但联系全文一看,却不知道有多妙。
从第一段开始秦歌就大胆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夸张到什么程度呢?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几乎每时每刻都消磨在更衣室里,为了穿得漂亮不惜花掉所有的钱;他甚至从不关心他的军队,只关心自己的新衣服。
就是用这样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这个不称职的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慕虚荣有所认识,而且还顺理成章成功地推出了整个骗局。
正文自然没的说,很精彩,很有趣,而结局的想像也异常的合乎逻辑。
故事的最后,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这帮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于是这次作文题目的中心就点出来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不见皇帝的衣服,却看出了皇帝和官员们爱慕虚荣的心。
特别是这一段: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