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仪心里有些感动,孟浮生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他对朝廷人尽狡猾奸诈的想法,让他多了几分信任和隐秘的期待。 孟浮生送走张仪后,看出了穆生云的疑惑,帮他解答:“皇上本来就没有打算要动用武力,我抓住那个大当家的也只是为了把张仪引过来,跟他好好谈一谈而已,现在谈成了把人送走,很正常不是?” 穆生云还是很担忧,“我虽然不知道你们谈的是什么,可是你不怕张仪反悔不成?” “张仪不是仇嘉良那种人。”孟浮生看上去很肯定,“虽然没有见过几面,我们两人也算不上熟悉,可是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很靠谱,很守信用,还是要付出信任才能收获信任。” 穆生云这下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只能任由他去了,反正事情都做了。 孟浮生回到营帐写了一封信给杜维桢说了此事,大致内容是提了山贼们虽然愿意投诚,但是不愿意帮朝廷做事,而是从良,选择以后当镖师,并且他们从良的重要条件是一定要查清楚那个贪官,还他们一个公道。 他其实觉得山贼的条件合情合理,而且他们就算不愿意帮朝廷做事,从良当了表示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样这里的山贼祸患可就消除了。他觉得杜维桢肯定也会想到这层的,答应的可能性很大。 杜维桢很快收到了这封信,他之所以派人过去招安,而且再三强调是和平招安,也是因为惜才和感到歉意,曾经为了昆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士兵们在退伍之后却得不到好安排,这是一件十分令人心寒的事情。 不过从孟浮生的这封信里,他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山贼们对朝廷的怨恨,心里也是能理解的,任是谁得到这般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因此不得不看着好兄弟活活饿死,心里都会生出对罪魁祸首的恨意的。 他会为了得不到这些人才感到惋惜,更多的则是放心,知道他们只要朝廷交出贪官,就从良的事情,杜维桢就知道,无论他们心里怎么怨恨朝廷,对昆国的百姓们并无多大的负面情绪,不然也不会只劫富,从不害人性命,这也说明他们良心未泯。 杜维桢当然是答应了此事,而且还安排人加强调查的力度,在前段时间的努力搜查里,已经找到了很多关键性的证据,想必要查出罪魁祸首,也用不着多长时间了。 在上早朝的时候,他特意提了此事,不过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敲打某些人,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一些人悄悄变了脸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