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锤领路,大锤猛击,铁屑四溅。 刚把铁块展开,铁匠就往某不知名液体中一放。滋,随着一道白烟升起,一股骚臭味弥漫开来。 这是准备放毒烟熏死人吗? 方仲永等人急忙退后,唯有折老大如饮琼浆,深深吸了一口,赞道:“就是这个味!” 高人铁匠对一帮凡夫俗子、闲杂人等不屑一顾,只顾重复自己的动作。 要不怎么说劳动创造美呢? 随着一遍遍的焚烧、锻打,如鱼鳞状的花纹就逐渐地显现出来。 折老大心急,问道:“可以打制兵刃了吧?” 看师傅懒得理他,拎大锤的小徒弟说道:“啥叫百炼钢,不反复锻打百次能成吗?且早着呢!” 最后,经过七七一百零一次工序,一把由百炼钢制成的短刀就新鲜出炉了。 拿着那看似毫不起眼,甚至有些发黑的短刀,折老大兴奋得像个孩子。 寻个木棒,一刀两段。 寻块石头,没舍得试验。 鼓起勇气,找了把生锈的枪头,也是应声而断。 “哈哈,咱也有削铁如泥的宝刀了!哈哈哈哈!” 一个百战老兵,居然会为拥有一把钢制的兵器而不能自已,真不知道是不是该为他高兴。 方仲永问铁匠:“如此火力,多久可得百炼钢百斤?” “仅靠小的师徒,约需一个月时间即可。” 太慢了!有焦炭助力,一个月才能做出一名战士的装备。那大宋百万军队,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百炼成钢不可取呀! 招手喊过忻州支使:“本地可有铁矿?” 支使回道:“大人说哪里话?忻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除石炭外,金银铜铁应有尽有,实在是宝地呀!” 方仲永懒得理这满嘴跑火车的家伙,宝地的百姓都过成这样,那不宝地的岂非要饿死了? “金银铜都是官家的,少说那些没用的。我只问你,本地铁矿是黄铁矿还是赤铁矿?” “黄铁矿居多。” “那有个屁用,黄铁矿能炼钢吗?” 支使不解:“有何不可?” “黄铁矿石因为含硫太多,只能用于制取硫酸。只因其亮黄如金,常被愚夫愚妇误认为黄金,是以又被称为‘愚人金’。甚至有江湖术士涂之以碳粉,谎称炼金术行骗。只有那颜色暗红的赤铁矿才是炼制钢铁的好原料。” 支使估计是没听懂:“大人果然学究天人,非同一般,下官佩服。听闻这赤铁矿五台山哪儿多有产出,本地便于开采的仅有一处。” “还不带路!在这里聒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