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 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欧阳修不愧是一代文宗,一篇《与高司谏书》嬉笑怒骂,酣畅淋漓,把高若讷骂得是狗血淋头,热血上头。 好呀!我低调不代表我好欺负!你不是要我“直携此书于朝”吗?那我就成全你,免得你再给我安一个“无蛋鼠辈”的称号? 于是,高若讷就把公开信上交了,就像收到男生的小纸条后交给老师的女学生一样。赵祯表扬了这位好学生,对不好好学习的“坏学生”欧阳修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贬为夷陵知县。 欧阳修一被贬,惊动了一人。 欲知后事如何…… 不等胡渣唏嘘臭拽完,头上就挨了记暴栗,耳听一声怒吼道:“瞎哔哔什么,赶紧说正事儿!” 好吧,惊动了一位名叫蔡襄的家伙,对,就是那个“赵钱孙李”宋四大家的蔡襄。 这位蔡襄同学刚刚当了欧阳修的同事,听闻本部门有欧阳修这位大神,恨不得立刻自荐枕席、以身相许。奈何欧阳修不好这一口,不然真的有可能谱写出一曲伟大的爱情故事。 虽然没有接受这位来自“湖建”的年轻人的炽热的情感,但欧阳修也不吝于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朋友们。于是,蔡襄得以混入了大宋文坛的顶级圈子,声名鹊起。 后人说起蔡襄,多半是要讨论他的书法,并为之是否真有资格顶替另一个姓蔡的而争论不休。事实上,蔡襄善于治理地方,所任职之地皆有政绩,也很擅长茶艺,北苑贡茶“小龙团”即由其主持制作。然而,真正让蔡襄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他的诗文,准确地说是《四贤一不肖》组诗五首。 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蔡襄目睹言者均被谪贬,心中不平,便作《四贤一不肖》诗,称赞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四人为贤人,痛责高若讷为不肖之徒。 诗成后京城内外士民争相传抄,大有汴梁纸贵之势。甚至有契丹使者闻悉后购得诗作刊本回去,张贴在幽州馆里品赏。 继欧阳修之后,又在高若讷的心上狠狠地插了一刀,自此被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一千年都没有下来。幸有后世一潦倒书生,托名胡渣唏嘘者,穷极无聊,翻出了这一历史上“最黑暗”的事件,还高若讷以清白。 高若讷若泉下有知,当感谢胡渣的八辈祖宗,并仰天长叹:老实孩子,千万别做官呀! 附《四贤一不肖》诗于后,摘录无趣,君可自赏之,学习一下古人如何不带脏字骂人的。 一、范仲淹 右范希文 中朝莺鹤何仪仪,慷慨大体能者谁。之人起家用儒业,驰聘古今无所遗。 当年得从谏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 汉文不见贾生久,诏书晓落东南涯。归来俯首文石陛,尹以京兆天子毘。 名者翼翼郡国首,里区百万多占辞。豪宗贵幸矜意气,半言主者承其颐。 昂昂孤立中不倚,传经决讼无牵羁。老奸黠吏束其手,众口和附歌且怡。 日朝黄幄迩天问,帝前大画当今宜。文陈疏举时密启,此语多秘世莫知。 传者籍籍十得一,一者已足为良医。一麾出守番君国,惜此智虑无所施。 吾君睿明广视听,四招邦俊隆邦基。廷臣谏列复钳口,安得长喙号丹墀。 昼歌夕寝心如疚,咄哉汝忧非汝为。 二、余靖 右余安道 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首襟韵孤。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垆。 三年待诏处京邑,斗粟不足荣妻孥。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曰都。 校书计课当序进,丽赋集仙来显涂。诰墨未乾寻已夺,不夺不为君子儒。 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东南趋。希文鲠亮素少与,失势谁复能相扶。 崭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臣靖胸中有屈语,举嗌不避萧斧诛。 使臣仲淹在庭列,日献陛下之嘉谟。刺史荣官虽重寄,奈何一郡卷不舒。 言非由位固当罪,随漕扁舟尽室俱。炎陬此去数千里,橐中狼籍惟蠹书。 高冠长佩丛阙下,千百其群诃尔愚。吾知万世更万世,凛凛英风激懦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