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同心同行-《河水清且涟猗》


    第(3/3)页

    “大夏贵族淫乱不止,王权与后权争斗不休。他们直到现在还有抢婚的习俗。陈家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重,以为大夏也是如此,实在也太大意了。梁太后能把亲生儿子的皇帝幽闭而死,皇后都能谗杀,你一个小小的边陲世家之女算什么。”

    “咏柳事变后,引起河西各郡汉民激愤,不少世家大族人人自危,子弟也纷纷投奔大昭。”

    “维新还有族中小辈流落中原,好在陈家与中原世代往来,这些人纷纷投入故旧门中。维新就投入我师叔门下,我也曾在师叔门下学过一年奇门八阵、天象星宿和工程器械。”

    “后来我征战河西,维新主动请缨跟随我,他现在就在凉州督导工程器械。他毕生愿望一是收复敦煌,洗脱家族耻辱。二是血刃死敌梁全。”

    “如果能重归大昭,就不会发生咏柳姑娘的事情了。”谭茵雀跃道。

    杨澈摇了摇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大昭权贵虽然不敢做出当众抢人的恶行,但暗地里的龌龊勾当也不少。”

    谭茵想到他十五岁时被襄阳王世子所抢,致其母亲早亡,他对此刻骨铭心。

    “那按你这么说,这些人为何要重归大昭?”谭茵不解道。

    “我大昭到底文明许多。特别是本朝几任帝王都开明睿智,体恤民力,国库充盈,民众富庶,官员持身以正,百姓安居乐业。”

    “再说他们到底是汉人,被当成奴隶一般,那些儒生也毫无尊严,怎愿被大夏统治。”

    谭茵想到若是父亲遭遇此等之事,必会以死反抗。

    “还有,河西被大夏占领后,日渐没落,沦为边陲之地。大食大秦西域诸国与中原通商都要经过这一咽喉要塞,河西诸郡乃东西商贩交汇之所,历史上此处极为繁华。”

    “前人有‘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的说法,还有‘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诗句,河西繁盛可见一斑。”

    “商人在此贸易,各自带来东西方的文化习俗,西方商人把佛教传往中土,东西在此交汇。敦煌那边有无数美轮美奂、奇妙无比的壁画、雕像洞窟,就是写照。”

    “这样的落差自然也让河西人极为不满,他们归大昭心切,这对大昭夺取河西极为有利。”

    “大昭夺取河西,得到这儿产的良马才能组建骑兵,才能对抗大靖大夏,否则我华夏沦陷,遍地都有咏柳之事,百姓沦为贱民,儒道之学从此中断,’吾其被发左衽矣’,我们又有何面目去见故人。”

    从对河西西域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慢慢了解,谭茵开始明白眼前之人他想要做什么。

    “你这是要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吗!”谭茵问道。

    杨澈哈哈大笑,“我哪有你说得那么伟大高尚。”后又收敛神色郑重道:“不过是不辜负老师教诲,尽己所能罢了。”

    谭茵刚想表示自己的感动与崇拜,却听他笑嘻嘻道:“你说岳父母知道,会不会很喜欢我?我这个半子比赵旭还要好吧!”

    “哐”地一声,刚树立的高大光辉形象瞬间就碎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