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声《一》-《大山的精灵》


    第(2/3)页

    这个组织不光是吸纳了所有的前“铁血少年团”的成员,就连以前因为张诚他们能力有限,又或者距离过远,没能辐射到的一些区域,“少年儿童团”这次也都考虑到了。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少年儿童团”迅速扩张到了全县范围,吸纳了全县大多数学龄以前,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学的儿童。

    儿童团的领导综合各方面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按照村镇区域组建起了红领巾小队,以辅导员为领导,少先队员为核心成立起了学习娱乐小队。

    各个小队在辅导员和队长的带领下经常组织起来看图书、学认字、唱歌谣、去郊游、听故事。

    因为小队的活动资金和师资费用是上面直接发放的,不需要地方承担,所以这些就像是小型幼儿园的队伍是不需要缴纳任费用的。

    只要你是小孩,家长愿意,在正式上学之前都可以参加红领巾小队,然后一起活动。

    家长们对于县里市里的这一举措是拍手欢迎的。

    在方县当地的旧习惯之中,小孩子是不上幼儿园的,在上小学之前,各家各户的熊孩子一般都是散养着让他们皮,然后在不断犯错与不断挨揍中积累经验教训,让他们建立最初的是非好坏观念。

    等差不多了,岁数也就够了,然后刚好开始上小学。

    这样的方法有利有弊。

    利的一方面是上幼儿园要给钱,要跑老远接送,不上就能省下不少时间和钱。

    还有就是在方县附近家家户户都有练武,学龄前的儿童正是打底子、传授基础的最佳时间,而这些操练很花时间,要是去上幼儿园就需要隔三差五的请假了,很是麻烦。

    而且县里虽然有不少幼儿园,但里面基本都是外地过来定居、经商或者工作的大人带来的小孩。

    这些小孩在本地人的眼里就像柔弱的花朵,经不起揉捏的,在以前就曾经发生过好几次本地小孩去了幼儿园因为老师顾看不到,把本地小孩揍的满地乱跑的局面,严重的就连牙都给打掉了。

    连续出现好几次这样的事件之后,外地人提意见,本地人也担心自家熊孩子欺负那些可怜兮兮的外地小朋友,于是刚刚在本地流行起来的幼儿园风潮就这样平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