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东征准备(三)-《续汉祚》
第(2/3)页
一名二十余岁、身高六尺有余、虎背熊腰的青年将领,穿着一份并不十分得体的朝服,迈着有些扭捏的步伐进入殿中。刘协凝神望去,只见他眉毛浓密,眼神犀利,鼻梁挺直,唇上颌下留有胡须,看上去十分干练,又与朝服极不协调,不禁莞尔一笑。
张辽走到皇帝跟前两丈远的距离,按照此前宦官教习的礼仪,扑通下跪,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叩首之后,老老实实跪扶在那,只敢用眼角余光去瞥皇帝的衣角。
不知过了多久,张辽耳中方才传来皇帝清脆的童音。“文远,抬起头来说话。朕对卿早就心向往之,文远给朕说说这些年的经历吧。”
张辽一介偏裨,自然没有把皇帝客套之语当真,心怀忐忑地将自己幼年至今的经历略略叙述一番。刘协不时插话,张辽随时补充。随着聊天深入,张辽逐渐放松了心弦,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张辽出生于并州雁门郡马邑县,是前汉著名的马邑之谋发起人聂壹后人,为避怨而改为张姓。少年时便被举为郡吏。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颇有武力而辟举为州从事。
灵帝建西园八校尉时,何进也没有坐以待毙,秘密召集四方骁勇,张辽便被推荐至何进门下。后来何进命令其募兵,募得千余人后,尚未返回雒阳,就传来何进被杀的消息。等他赶至雒阳,已是董卓天下。至此,便从属于董卓,为别部司马。
又是一个履历平平无奇之人,如同囊中之锥,不知何时能够发出耀眼光芒。刘协不禁产生了一丝考究心思,问道:“文远,朝廷不日即将东征,你有何见解?”
张辽连声推脱,这是皇帝和大将们考虑的事情,他区区一个别部司马,领命从事、奋勇杀敌便可,如何敢在大政上置喙。
刘协连声催促,想看看张辽的真本事。
张辽不得已,哼哧哼哧说道:“段煨出身凉州边将世家,以朝廷堂堂正正之师,以威压之,以势诱之,不会成为东征阻力。牛辅、董越妄人也,破之不难。唯独需要朝廷大军尽出,以雷霆扫穴之势,一举将牛董二部尽数歼灭。否则,若让牛董得脱,与关东扫荡的李郭等部会合,就会平添枝节。”
作为一个低级武官,有此战略眼光,相当不容易,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刘协满意点点头,刚要开口夸赞,就见张辽吞吞吐吐,似有难言之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