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莽一波-《续汉祚》


    第(2/3)页

    看来董卓死期就在眼前,必须提前预作谋划。否则一个周岁十一、虚岁十二的少年,如何在董卓之死的权力真空中摘取最大的胜利果实。

    轻咳一声,将犹自沉浸在惶恐中的小宦官们叫醒,一边安排去传晚膳,一边迈步回到寝殿冷静思考如何破局。

    细细盘算一下,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大汉天子的大义名分。站在后世的角度,也许会觉得大义名分是虚的,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来到此世,融合了原身的记忆,加上与有限的近侍接触,刘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名分的重要性。

    感谢汉武帝、光武帝大兴儒家,经过数百年倡导,君臣父子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不管士人们心中到底是何想法,谁也不敢在明面上来唱忠君思想的反调。除非他想做一个董卓一般自绝于士林的存在。君不见,历史上袁术烈火烹油时仅仅自称仲家,就转眼楼倒屋塌,以致曹操一生也未敢篡权称帝。

    而且,先皇灵帝唯有二子,长子已被鸩杀,近亲宗属中无人可以替代自己。董卓强行废立,已经让朝廷威信元气大伤,如果长安小朝廷再来一次废立的话,恐怕延续大汉的这口气立马就会断送掉。

    所以,即便自己得位不正,按照P社游戏而言,正统性只是中,但由于不可替代性,仍然能够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内翻雨覆云而无所顾忌。

    这就是自己翻身最大的本钱。王允再怎么强势,再如何刻忌,只要他没有董卓一样的不臣之心,只要他还顾及他王家士人的清誉,他就必须得在面上尊重皇帝,这就是夺权最有利的外部条件。

    但话说回来,皇帝再怎么样也只是一个孤家寡人。必须有一帮如臂使指、忠心耿耿的臣子,才能够执掌朝堂。否则也只是个泥胎木雕而已。

    关键就是自己的年龄过于尴尬。十二岁的少年,谁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成年人来看待,谁会无所顾忌的来表忠心。毕竟,聪慧的少年可不少,本朝就有质帝出言不慎而被跋扈将军毒杀的惨痛教训。

    况且,即便是融合了前身的记忆,刘协也尴尬的发现,自己深居宫中,所接触的无非是近侍、宦官和少数宫卫,并没有与朝中重臣私底下基础的机会。就在能接触的士大夫中,并没有一个臣子向自己明确的表达过想要的忠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