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站台背书-《德云小师爷》
            
            
            
                
    第(2/3)页
    “今天来得人不少,满坑满谷的,我很欣慰……”
    观众直接笑翻。
    “今天我在广德楼没有演出,本来不好上来露这个面的,但是刚才我的徒弟张芸雷给大伙唱了一段《探清水河》,诸位衣食父母那么捧他,我作为长辈的,还是得上来替孩子感谢大家……”
    “这位是我的妻子王慧,不少人都认识,也是我的老板……中间这位就是我的徒弟张芸雷,这孩子一路走来不容易,打小入得行……那会儿才八九岁的一个小孩儿,脑后扎着一个小辫儿……”
    郭德刚没有抖包袱,就这么详详细细的介绍着张芸雷。
    而观众们随着对这年轻人了解越多,好感也在不断上升。
    台上场面温馨,台下观众脸带笑意,这让后台的胡炎看得,脸上也跟着笑了。
    捧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拿人砸挂算,帮人站台算,为人背书也算。
    长辈说长辈话,同辈玩同辈活儿,场合不同,对象不同,所选的方式自然也不相同。
    这是江湖门道,也是做人做事的章法。
    而胡炎自己的章法,便是此刻站在后台看着,半点风头不抢。
    就好像刚才五六分钟的演唱,助唱的王慧始终没要半点灯光,好让所有人的心神全部集中在张芸雷身上。
    干得事儿不同,但道理都是一样的。
    如今这样,于张芸雷来说,已经足够了。
    前面展示能耐,有他师娘亲自助场。
    能耐展示完,又有他师父站台,亲自背书。
    整个班子里百十号老少爷们,试问谁有他今晚的牌面大?
    不用怀疑,打今儿起,张芸雷郭门二师兄的地位,再无动摇的可能。
    后台一帮子人精,有一个算一个,但凡脑子没进水,没忘记吃药,自此都得高看他一眼。
    同时,画面里有了郭德刚的存在,不仅仅是对内部的表态,更是外部热点的引流。
    所以说,内、外都齐活儿了,胡炎自己再上去,不就是画蛇添足了么?
    这些事情,还没开始,他便已经思虑过了。
    台子搭好,清静的看着人家唱戏,感觉也挺不错。
    不过,胡炎突然想起个事来,直接对旁边的李青道:“李老师,今天这一出,你可得细品。”
    “细品?”李青一愣,旋即疑惑道,“品什么?”
    胡炎笑而不语。
    李青心中很无语,又这样,又这样,不知道话说一半,以后生儿子可能那么什么吗?
    当然,他也是个从不服输的主儿,尤其是在拼脑子方面。
    不就是细品吗?
    我就是不信摸不着你的脉。
    于是,台上、台下,甚至后台的动静,李青都瞧得更加仔细。
    胡炎心里一叹,今天这一出的影响,相信会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即便是此刻在台上的郭德刚,还有后台老神在在的于慊。
    有些奇迹,注定了是要由某些人去创造的。
    同时,事情还未发生时,谁说,说再多都无用。
    胡炎压下心思,继续瞧台上的活儿。
    郭德刚的路子确实对头,嘴巴不停,口吐莲花,别说张芸雷,就连王慧都跟着红了眼圈。
    而观众们则跟听评书似的,有的感觉津津有味,有的感觉唏嘘不已。
    同时,所有人都好像亲眼见证了,这位少年郎的成长。
    当然,这根本不是评书,就是几分钟的小活儿。
    最后,只听郭德刚道:“……以后也请诸位多捧捧我这徒弟。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郭德刚携妻儿,在此给诸位衣食父母鞠躬了!”
    中气十足,铿锵有力,说完,三人联袂行礼,恭恭敬敬!
    “哗~~啪啪啪~~”
    台下观众为之一震,顿时掌声一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