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露馅-《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3/3)页
    见到朱雄英,众官员纷纷转身,恭敬的向他问好:
    “拜见陛下,长孙殿下!”
    朱雄英没有接受王冲的跪拜,而是伸手将王冲的脑袋从地上拉了起来。
    “你们都是帝国的中流砥柱,这样做,未免折煞雄英。”
    “起来吧”
    众官员都看着他,朱雄英这才对着朱标躬身道:“参见父皇”
    "起来吧"朱彪眉头轻轻一挑:
    “你怎么来了?”
    “嗯?”朱雄英一愣,心道:“不是你叫我来的么?”
    见朱雄英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朱标挥了挥手:
    “好吧,既然来了,那我就在旁边看着吧。”
    “给我拿张凳子来!”
    说罢,他转过身来,看向文武百官:
    “我说什么来着?是啊!"
    “朵甘思,乌斯藏,贵州,黎民,金筑,各大使者,各大势力,各大部落,各派兵前来贺喜
    !
    “嗯……”他转过身来,对着一旁的任昂说道:
    “这一次的事情,你们的礼部和鸿胪寺一定要小心处理,嗯……就按照二品的礼仪来处理。”
    “我估计三日后,我的父亲会和他们在奉天大堂见面,让他们做好心理建设。”
    任昂一抱拳,“是,陛下。”
    朱雄英就在朱标旁边,正好能看到任昂所说的话,所以他就在任昂的旁边。
    二阶。
    朱雄英忍不住在心中轻哼了一声:
    朱标唯的贴子很多,但他只有两个。
    此时,他正喝着茶,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
    “占城,安南,高丽……这些人都是王八蛋!
    “虽然,我的父亲有令,要求他们每天都要上朝,但是,这只是一次进宫!不提万寿节的事
    "连我父亲的生辰都没来?这是要干嘛?你的父亲呢?是不是也是这样?”
    “你以为大明是个可怜的亲人,你就不愿意去见他吗?呵!"
    说着,他用手中的杯子,指向了屋檐上的徽章:
    “你的翰林应该也会有一份折子送上去,嗯……就说他们无视陛下,无视陛下的恩情,对那些外来的野蛮人也没有半点感激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你在上面添油加醋几句,送到通政司,让陛下批驳。”
    “是,陛下。”詹徽躬身行礼。
    朱标再一次的冷笑声响起:
    “一帮野蛮人,不想走就闭嘴,你这是在打什么脸?”
    朱雄英怔怔的望着楚离,心中怦怦乱跳。
    你还要不要点脸了,我昨天还说要当隋炀帝呢,现在又来这一手?当面骂人?
    但他的态度,却比四叔还要坚决。
    “这个……”任昂一脸的为难,支支吾吾的说道。
    “陛下,占星国的阿答阿者已经派出使者,带着一封信和一些礼物,昨天夜里才到京中。”
    “这个...我们也是刚刚得到消息...”
    “啊?”他仰面朝天,端起茶杯,抿了一小杯,才转过身来,望向檐徽。
    “那么,我们就放弃占领这座城市。”
    朱标想了想,转过身来,对着郭允道:
    “户部,这次过生日,所有的钱财,都要看着,千万不要懈怠,不要乱花钱”
    “你要记住,父亲是个节衣缩食的人,你们的寿宴,绝对不能浪费。”
    “可是……”朱标支支吾吾的,想了想,继续开口。
    “虽然要节衣缩食,但万寿节还是要办的隆重一些,热闹一些,隆重一些。”
    "你今天提出的计划还很粗糙,需要你好好修改一下,这样才能更详细一些。"
    “是,属下这就去”
    “啊,是啊。”朱标转过身来,对着任昂说道。
    “这次的宾客和贵女,有没有上报?拿出来给朕瞧瞧,以及王妃与王妃...”
    “这位是熊鹰……”他说着,一指朱雄英:
    "雄英也会在我的生日那天,给我给我的父亲贺生日,嗯,就在我的身后,一定要好好准备”
    另外,大司马朱标转过身来,对徐兴祖说道:
    "我过生日的时候,我父亲会在我的寝宫,还有我的御膳房,都会有一道菜。
    说完,他皱起的眉又一次松开,一脸慈祥的向徐兴祖说道:
    “你做事我信得过,至于这道菜,你……回头跟我说一声”
    “那就好。
    “不过...以前的菜都是冷的。”
    “但今天...嗯,为了表示对我的敬意,我们会在几道大的菜肴下面放一个小小的木炭。”
    “王爷英明!”
    群臣齐齐高呼,这一句话说得极为诚恳。
    皇帝赏了一顿寿辰,赏了一具尸体,很是赏心悦目。
    但这毕竟是一只受人尊敬的宠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食物。
    大臣们这么多,饭菜也不是那么容易准备的,一般都是早早的准备好,等到皇上赏赐的时候,饭菜已经冷了。
    不过,寿宴的程序很复杂,官员们忙得肚子都快撑不住了,要是喝点凉菜凉菜,那味道可就不太好了。
    他虽然荣宠,可是他的胃却撑不住。
    看到文武百官眼中的感谢之色,朱标这才对着郭允道:
    “给我京中军中军饷,还有为我父亲祝寿的那些边疆军卒,他们的俸禄呢?”
    “是的,陛下。”郭允道没有任何的迟疑,也没有任何的支支吾吾,因为他知道,朱标肯定会这么说,所以他已经想好了说辞。
    “陛下早在几天之前,已经下了诏书,明发九边,共十一万一千四百多两银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