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什么这等神种总是落在蛮夷手中,而汉家世代辛勤却只能看天吃饭? 泱泱华夏,何至于此? 真乃天道不公!!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都是惨嚎之声。 朱棣急切道:“在哪里,老二,你可知道在哪里啊?” “是啊,王爷!!!” “求您一定想办法拿回一些神种啊....” “就是,我们都没有,他们凭什么有?” “打,必须打下来....” 不少心系百姓的大臣忍不住嚎啕大哭,凭什么自家百姓要这么难? 那些也就比野人强上些许的蛮夷,却能坐拥宝山? 想想几千年传承的艰辛,他们心中就更酸了。 朱高煦面露为难道:“这些神种分布在外海哪里我倒是知道,问题是过不去啊.....” 朱棣与百官同时露出一丝莫名之色,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朱高煦满头雾水,心道这些人怕不是被刺激傻了? 众人笑的前仰后翻,最后还是朱高炽解围道:“老二,你之前就这么不关心朝事吗?” 朱高煦更迷糊了,自己来大明不过一年,加上前身确实不怎么关注一些朝事,故此他所获得的记忆十分有限。 宋礼强忍笑意道:“王爷,咱大明最拿手的两样东西就是造船、火器啊!” “当初陛下钦定.....如今宝船都已经下水了,只待启航啊!!” 朱高煦愣了,继而脸上露出狂喜之色,暗骂自己糊涂,怎么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按照前世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是永乐三年六月,算算日子也就剩下小半年的光景了。 “宝船.....” 朱高煦怔怔失神,没来大明时他见过一个帖子。 问: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周边列国无人敢动其分毫,甚至不少人称臣纳贡? 有一个人的回答让他记忆尤深。 他配了一张图,标记了大明舰队的规模,并且留下一句话。 “光是郑和的宝船就长147米,宽60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大,排水量四五千吨,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最先进的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