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到了年底,九寨兵工厂的子弹生产,还保持着各种子弹日产8万发左右的规模。不过这其中,就掺杂了12.7mm子弹日产8000发,7.62mm中间威力子弹日产7000发这两个。其余的,依旧是6.5mm日产3万发,7.92日产2.5万发,7.93mm毛瑟手枪弹日产1万发。 但是,仅仅是去年一年,从九寨兵工厂送去下面兵工厂的子弹生产线,就足足有8条之多,每一条都是4000发到5000发日产的数额。这个区间,取决于工作的时长,工人的熟练度跟数量等原因。 而炮弹厂那边,在把掷弹筒榴弹留下一部分仅供(7、8、机动一支队)3个支队使用的产能后,也送去了下面兵工厂;82迫击炮炮弹的生产也是如此,只给留下小部分产能,其余下放;甚至到了年底,弹药厂那边的120重迫的榴弹也放下去一部分。嗯,老沟兵工厂那边接收的最多。 而后,机加工这边,就增加了各式机械设备的生产任务。甚至还新增了一个机加工车间,专门生产简易的车床。 车床能干啥?掷弹筒、枪管这些外圆需要车削,内圆也需要精车不说,就是那些炮弹壳体,也需要精度车削啊。内壁有多厚,外圆有多少,必须保证啊!外圆精度,关系到发射药产生的热气的密闭度,内壁的厚度关系到总体的重量跟装药量,这些都影响发射精度的。 关键一点,就是炮弹头部需要一个螺纹,用来拧上引信啊! 总之,想要产能提上来,设备必须跟得上。这一点,陕北那边就很不错,能直接从毛熊跟鹰酱手里得到买来的设备。而太行山这边,就需要自己生产。这其实也是好事情,毕竟购买设备,容易被掐脖子不是? 总之,经过去年一年的转型,现在九寨兵工厂已经从生产型,改变到了学习研究性质的工厂。若不是电力因素,子弹重心早就被挪走了。 额……还是陕北那边,自己弄了小火电,小水电,也有了大规模的子弹生产能力。将来,120师发展速度会比129师快的多,这是可以预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43年1月份,在去年的9个月时间里,九寨兵工厂的主力枪械产品,就是高射机枪了。 去年一年,四联装高射机枪生产了58组,用于九寨兵工厂、总部、老沟兵工厂的防空跟重点区域防护。双联装高射机枪,也生产了48组,用在了一些固定位置作为火力点,还给了独立团两组作为实验用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