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 刚结束一天连轴转的工作,杨蜜拖着仿佛灌了铅的身体回到空旷的家中。 浓重的倦色在她那双标志性的桃花眼中化不开,几乎要将那点灵气淹没。 她甩掉高跟鞋,像耗尽最后一丝力气般瘫倒在宽大的沙发里,连开灯的欲望都没有,只有落地窗外城市的霓虹透进些许微光。 强打起最后一点精神,她摸索着打开电视,调到黄果台。 钻石独播剧场的片头刚好结束,《女医明妃传》的首播画面亮起。 杨蜜顺手捞起旁边的平板,熟练地打开社交平台,指尖滑动,实时搜索着关于这部剧的热搜和评价。 这份关注,并非什么对顾清搞笑的一见钟情,也非出于与昔日闺蜜刘师师暗中较劲的迫切。 一切的源头,是一纸沉重的“赌约”。 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杨蜜太清楚了,再闪耀的明星,也难逃资本的“拿捏”。 区别只在于被拿捏的轻重缓急罢了,最终都要成为那庞大机器上运转的齿轮。 强如刘天仙,红透半边天如顾清,在她看来,或许能推掉几个不喜欢的本子,但一年到头,总得为公司拍戏赚钱。 真正的主动权,从来就不在艺人手里。 所以,她不想只做艺人了, 她要成为“资本”本身! 去年,雄心勃勃的她联合几位合伙人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嘉航传媒。 然而,资本的博弈远比演戏复杂。 公司初创不久,股权变动带来的风波让她猝不及防,最终被迫签下了一份苛刻的对赌协议:2015年至2017年,三年内,嘉航传媒必须累积获得净利润不低于3.1亿人民币。 若未达标,她必须以年利率15%的高昂代价,回购另一家影视巨头手中持有的嘉航股分。 起初,杨蜜觉得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三年赚三个亿并非遥不可及。 可现实给了她一记闷棍——几位合伙人似乎早早躺平,所有的盈利压力,几乎全压在了她一个人单薄的肩膀上。 三个亿! 这沉甸甸的数字像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最近的行程密集到令人窒息,她感觉自己像台连轴转的机器,快要散架了。 累?何止是累,是透支! 可休息?那是奢侈的妄想。 她必须保证自己拍的戏够多,接的商务够满,收视率够爆! 新剧《亲爱的翻译官》在冻方卫视开播不久,靠着密集的营销和她的号召力,收视率勉强爬过了2%的及格线。 如果后续能稳住,算是能让她暂时喘上一口大气。 然而,这口气还没喘匀,一个“噩耗”便如晴天霹雳般砸下——顾清和刘师师主演的《女医明妃传》,在黄果台首播了! 这不仅仅是收视率上的潜在冲击,更让她憋着一肚子火的是黄果台的“背叛”! 明明之前都谈好了,《亲爱的翻译官》会在黄果台首映。 可《女医明妃传》横空出世,黄果台立刻喜新厌旧,砸下重金买走了顾清的剧。 而她的新剧,则阴差阳错地落到了影响力稍逊的冻方卫视。 “顾清……” 杨蜜丰盈的胸脯剧烈起伏,绵软的嗓音里压抑着恼火,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小王八蛋!” 她抓起沙发上一个抱枕狠狠捶了两下,“流量大了不起吗?” “还有师师这丫头……” 她想到刘师师那副“人淡如菊”实则“摆烂躺平”的样子,心里更不平衡了,“凭什么好事都砸她头上?姐差哪儿了?” 一股强烈的自我怀疑涌上心头。 前段时间她费尽心机捆绑营销,顾清那边却连个水花都没回应,害她被网友群嘲“倒贴”,此刻真是又羡又嫉。 当然,如果顾清当时回应了, 她现在嘴里骂的,大概就是“小坏蛋”了。 勉强咽下翻腾的情绪,杨蜜的目光重新聚焦到电视屏幕上。 《女医明妃传》的片头开始了。 她打开酒柜,取下一瓶高档红酒,倒入杯中,杨蜜狠狠灌了一大口,试图压下心中的烦闷,享受着这偷来的片刻放松。 主题曲《大雨将至》响起。 “歌一般般嘛,” 杨蜜撇撇嘴,带着点幸灾乐祸的轻快,“不是顾清唱的。” 看来自己这位“好闺蜜”的魅力,也没想象中那么大嘛。 那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赵小刀,都能让顾清连写(她认为的)两首主题曲,刘师师却一首都没有? “真逊呢。” 杨蜜忍不住咯咯笑出声,又抿了口酒。 在娱乐圈浸淫久了,她下意识地开始琢磨起人的喜好和心理。 “顾清这小坏蛋,”她歪着头,回忆着芭莎晚宴的场景,“对姐姐我不假辞色,跟刘天仙、倪尼也都没怎么交谈,倒是跟宋倩有说有笑的……” 联想到赵丽颖和宋倩身上那种相似的甜美活泼气质,杨蜜若有所思地又抿了口酒,“他喜欢这种类型?甜妹?” 第(1/3)页